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高考物理受力分析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2024-01-31 21:53:37 | 青源高校名单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高考物理受力分析的解题思路是什么相关的问题,今天,青源高校名单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物理受力分析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高考物理受力分析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力学是高考中的必考点,受力分析是力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高考物理受力分析知识点复习的如何呢?下面是我分享的高考物理受力分析的解题基本步骤,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物理受力分析的解题基本步骤

(1)一般应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再分析弹力。绕研究对象—周,找出研究对象跟其它物体有几个接触面(点),由几个接触面(点)就有可能受几个弹力。然后在分析这些接触面(点)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有挤压,若有,则画出弹力。

最后再分析摩擦力。根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有弹力的地方就有可能受摩擦力。然后再根据接触面是否粗糙、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画出摩擦力。

(2)根据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及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的分布情况,分析待定力,并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图;

(3)根据力的概念、平动方程和转动方程(其特例为平动平衡方程和转动平衡方程)来检验所分析的全部力的合力和合力矩是否满足题中给定物体的运动状态。若不满足,则一定有遗漏或多添了的力等毛病,必须重新进行分析。

高考物理受力分析的注意事项

1.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出现一些暗示的提法,如“轻绳”、“轻杆”表示不考虑绳与杆的重力;如“光滑面”示意不考虑摩擦力.

2.弹力表现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平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实际上都是弹力.两个物体相接触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相接触不一定都产生弹力.接触而无弹力的情况是存在的.

3.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弹力时才可能有摩擦力.如果接触面是粗糙的,到底有没有摩擦力?如果有摩擦力,方向又如何?这也要由研究对象受到的其它力与运动状态来确定.例如,放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的物体A,当用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问物体A受几个力?从一般的受力分析方法可知A一定受重力G、斜面支持力N和拉力F,但静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下,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恰好是零,这需要分析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及其方向才能确定.

4.对连接体的受力分析能突出隔离法的优点,隔离法能使某些内力转化为外力处理,以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但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一定要根据需要,它可以是连接体中的一个物体或其中的几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千万不要盲目隔离以免使问题复杂化.

5.受力分析时要注意质点与物体的差别.一个物体由于运动情况的不同或研究的重点不同,有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有时不可以看作质点,如果不考虑物体的转动而只考虑平动,那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在以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讨论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均把物体认为是质点,物体受到的是共点力.

6.注意每分析—个力,都应找出它的施力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例如汽车刹车时还要继续向前运动,是物体惯性的表现,并不存在向前的“冲力”.又如把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去,物体做平抛运动,只受重力,并不存在向水平方向抛出的力。

7.注意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它物体所施的力。例如所研究的物体是A,那么只能分析“甲对A”、“乙对A”’、“丙对A”……的力,而不能分析“A对甲”、“A对乙”、“A对丙”……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例如:A、B两物体并排放在水平面上,现用以水平恒力F推物体A,A、B两物体一块运动。B物体只受重力mg、地面的支持力N1,A物体对它的推力N2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f。而不存在推力F,不能认为F通过物体A传递给了B。

8.注意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例如: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受到重力mg、斜面对它支持力N和摩擦力f三个力的作用;不能认为物体受到重力mg、斜面对它支持力N和摩擦力f以及mgsinθ、mgcosθ五个力的作用.mgsinθ、mgcosθ只是重力沿斜面和垂直斜面的两个分力。

9.注意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场力、弹力、摩擦力等),不分析根据效果命名的力(向心力、下滑力、回复力等)。例如单摆在摆动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两个力,而并不受回复力。

10.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曲线运动).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受力情况必然不同.例如放在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随传送带—起运动时,若传送带加速运动,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向前;若传送带减速运动,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向后;若传送带匀速运动,物体则不受静摩擦力作用。另外还要注意每画一个力都要按力的方向画上箭头并标上符号。

高考物理力学的知识点

1.力的三个作用效果:(1)瞬时效果: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产生加速度)或使物体发生形变;(2)积累效果:A、空间上:使物体的能量发生改变(产生功),B、时间上:使物体的动量发生改变(产生冲量)。

2.在地球上,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在太空中,重力就等于万有引力。

3.弹力的特点:(1)弹力是被动力,它会随物体的运动状态而变化;(2)弹力方向与重心位置无关;(3)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4)由于轻弹簧的质量不计,其两端的弹力总是一定相等。

4.解决双弹簧问题的步骤:(1)确定两弹簧的伸缩状态,如不能直接确定,则要分压缩和拉伸两种情况讨论;(2)画出原长点和伸缩点;(3)分析受力,列出方程。(某端点的升降可变同时动为先后动)5、注意:弹簧端点的位移与形变量并不总是相等。

5.轻绳、弹簧、轻杆模型的特点有:1、质量都可不计,受到的合外力总为零。2、当接触物光滑时,同一条刚性绳上的拉力处处相等,绳两端沿绳方向的速度相等。3、当外界发生突然变化时,绳上的力可瞬间就突变,而有支撑点的弹簧的弹力在瞬间保持不变。4、绳球与杆球在竖直圆周运动的最高点的最小速度分别为√gR和0。5、绳端弹力的方向必然为沿绳收缩的方向,弹簧端弹力的方向有两种可能,杆端弹力的方向由其运动情况决定。6、两端连有物体的弹簧在弹簧最长和最短时,两物同速;弹簧恢复原长时,弹力为零,此时两物的速度差最大。7、注意辨别“死绳”和“活绳”。

6.滑动摩擦力的特点:滑动摩擦力会随着物体(如汽车、滑块等)与接触物(如地面、传送带、木板等)的速度相同而发生突变。故要计算刹车时间t刹、加速位移x加、滑动时间等量来确定运动状态。

7.平衡推论:指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其所受合力为零,其中任一力与其余力的合力互为平衡力,两者等大反向。

8 垂直平衡推论:若物体做直线运动,则合力与速度共线,垂直于速度方向上的合力为零Fy合=0。(极其重要的隐含条件!)

9. 静摩擦力的特点:(1)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它受外界的影响而变化,它是“善变却顽固”的,取值范围:0≤f≤f m,最大静摩擦力fm是静摩擦力的最大值,f m与正压力成正比,一般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2)静摩擦力的方向就是起动的反方向,与运动方向无关。

10. 摩擦力的四个“不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受到静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运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摩擦力不一定做负功。

11. 受力分析的辅助手段:(1)物体的平衡条件;(2)牛二(有加速度时);(3)牛三(直接分析不行时)。

12. 等大的两个力的合力必然在两力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13. 若合力为零,则任意方向上的分合力也必为零。

14. 若物体处于三力平衡状态,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交于一点且任一力的反向延长线都必插入其它两力的中间(三力汇交原理)。 青源高校名单网

15. 解决三力平衡问题的方法:1、静态平衡:三个力可移成首尾相连的封闭的矢量三角形,可以根据三条边的几何关系来确定三个力的物理关系;2、动态平衡:(1)画出矢量三角形;(2)确定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力(一般是重力)和方向不变的力;(3)在矢量三角形中找准角度,画出变化,进行判断(通常垂直时最小)。3、如果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变化,则要利用力三角形与实物三角形的相似性来解题。

16. 读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要诀:1、游标卡尺:一精度、二格数、三整数。2、螺旋测微器:一固定、二半露、三可动。注意:1、精度:0.1、0.05、0.02、0.01。2、小数位:1、2、2、3。3、卡尺上的所刻数字的单位是cm、螺旋测微器上的所刻数字的单位是mm。

17. 矢量的特点:矢量和标量没有任何关系,他们永不相等;矢量的正负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矢量最小值为零;4、矢量的和、差、变化量、变化率仍是矢量。

18. 判断及预测物体将如何运动的方法:考察决定物体的运动趋势的初速度和加速度:1、a=0:匀速直线运动;2、v0=0且a恒定:匀加速直线运动;3、a与v0共线:直线运动,若同向,加速,若反向,减速;4、a与v0不共线:曲线运动。注意:1、速度的变化与加速度无直接关系: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的速度却在减小;2、只有F合与v同时变为零,物体才能由运动变为静止。

19. 利用纸带求加速度的方法:1、作图法:计算出每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在直角坐标系描点,再将这些点连成一条直线,取直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计算斜率即加速度;2、逐差法:把所有数据分为两组,利用这两组数据的位移之差和时间间隔进行处理,以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例如:若有六组数据:a=[(sⅣ+sⅤ+sⅥ)-(sⅠ+sⅡ+sⅢ)]/(3T)2。

20. 平抛运动的特点:1、平抛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2、平抛运动的速度偏角指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利用其正切可建立vy、vx之间的联系:tanα=vy/vx=gt/v0; 3、平抛运动的位移偏角指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利用其正切可建立y、x之间的联系:tanβ=y/x=gt/2v0;常常用两偏角建立等式来计算时间;4、速度偏角正切值是位移偏角正切值的两倍,物体任意时刻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延长线的交点平分水平位移,交点是中点;5、根据一段抛物线来确定抛出速度的方法是:在此抛物线上取水平距离相等的三点,测出相邻两段的竖直位移,再根据△h=gT2来计算T,最后算v0。

21. 将绳子结点运动进行分解的方法:可将结点运动分解为沿绳子方向的伸缩和垂直绳子方向的摆动,可利用结论:“同一条绳子的两端沿绳子方向的速度相等”来建立等式。

22. 进行矢量相减的方法:“尾尾连、后指前”:将两个矢量的尾部相连,则矢量差就是由减号后面的矢量箭头指向减号前面矢量箭头的矢量。(矢量相加:首尾连、尾指头)

23. 解决竖直圆周运动问题的方法:1、分清模型是绳球模型还是杆球模型;2、若是杆球模型,球到达最高点的速度没有限制的,可以为零,若是绳球模型,球到达最高点的速度有限制,其最小值为v=√gR,此时小球的重力全部充当了向心力。

24. 发射速度与环绕速度的区别:1、v1=7.9km/s是最小的发射速度但同时却是最大的环绕速度;2、、卫星被发射得越高,它的机械能就越大;3、、卫星变轨:由卫星点火使自身速度改变,卫星需要的向心力改变,卫星作离心运动或向心运动实现变轨(卫星相大轨道运动需要动力)。

25. 天体(卫星、飞船)运动的共同特点:1、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即:F心=F引=G;2、所有地球卫星的轨道圆心都是地心,而地面上物体自转的轨道圆心在地轴之上。3、变轨问题 :注意喷气方向与前进方向相同还是相反,先减速到内轨(向前喷气);向后喷气,速度增大,加速到外轨道

26. 黄金代换式:GM=gR2 注意:若要考虑地面上的物体的自转加速度a,它应变为:GM=(g+a)R2。

27. 平方反比率:g1/g2=(r2/r1)2。

28. 知识点辨别:1、中心天体的质量M与环绕天体的质量m不同;2、天体半径、轨道半径与天体间距不同:只有在星体表面附近,轨道半径才等于天体半径;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不等于天体间距;3、地面上的物体自转的圆周运动和卫星做的圆周运动是不同的:(1)卫星绕地转动时,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其绕地心转动所需要的向心力,(2)地表物体自转时,它的万有引力只有小部分提供其绕地轴转动所需的向心力,剩余的大部分是重力,它与支持力相平衡;4、地球在月球处的产生的g与月球本身对其表面物体产生的g不同。

高考物理受力分析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高考物理高频模型清单

高考物理高频模型清单里面的题型在考试中出现频率很高。

《80页高考物理高频真题解题模型》这些题型在考试中出现频率很高,只要你能在短时间内理解这些模型,并更多的进行研究和推理,对于高考中最困难的题型也能很快找到解题的思路。

有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认真听,认真记住,书中的概念,公式可以记住,但做试题、考试会觉得无从开始,归根结底,是因为你不理解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实际上你想解决这样的问题,只要掌握几个重要的解题模型,养成良好的解决习惯,一些所谓的难题就会解决。

事实上,每个高中物理题目都有解题的模型,如滑块模型、传送带模型、行星模型等。只要你掌握了这些模型,就相当于掌握了一种解题的方法。

《80页高考物理高频真题解题模型》内容介绍:

《80页高考物理高频真题解题模型》罗列了13个模型,如刹车模型、追及和相遇模型、图像模型、传送带模型、斜面模型、弹簧模型、变轨模型、双星模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模型、子弹打木块模型等,帮助同学们在考试中能快速使用模型,轻松解题,获得高分。

《80页高考物理高频真题解题模型》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导向,结合高考试题和命题规律,将高考常考、考生易错的典型问题归纳总结为相应的模型,提炼出了每个模型的解题套路,而且所列举的模型几乎涵盖了高考考查的所有模型。

高考物理受力分析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高中物理模型及解题大招书怎么样?

物理作为理科中的理科,最重要的是理解,而不是记忆一些二级结论
记忆一些二级结论做相应的题是速度确实会有所提升,但倘若进一步加大难度,因为是记忆的结论而不知道推导过程,想要提升会变得更加困难。
说白了就是揠苗助长。
而且记忆过于依赖二级结论还会导致物理大题不会写过程的问题,这绝对是大忌!
二级结论还是要适当去记忆的,但绝对不是依赖!要知道每个结论如何推导而来。
我个人认为课上老师所教的二级结论已经足够了,过多的结论也只是纸老虎,不经考。
物理重在明白原理、过程,而不是记忆得来的结果。

(数学和物理一样,不要太依赖所谓的大招)

以上就是青源高校名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青源高校名单网。
与“高考物理受力分析的解题思路是什么”相关推荐
浙江高考物理试题及解析-浙江高考物理卷解析(真题解析完整版)(2024年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
浙江高考物理试题及解析-浙江高考物理卷解析(真题解析完整版)(2024年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

2021浙江高考物理试题及解析-2021浙江高考物理卷解析(真题解析完整版)2021年的高考在高三紧张的气氛中拉开了帷幕,作为浙江考生,最关心的莫过于2021年高考物理试题及解析了。本文将为大家奉上2021浙江高考物理卷解析完整版,供参加高考的考生参考。一、2021浙江高考物理试题及解析2021年高考暂未开始本帖将在2021年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公布后第一时间同步更新

2024-01-10 14:08:07
新高考赋分制是什么意思?
新高考赋分制是什么意思?

新高考赋分制是什么意思?等级赋分制,是新高考规定选考科目设等级性考试下,成绩按等级赋分(3+3地区是全部6个选考科目,3+1+2地区是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共4个科目),对应这些科目卷面分满分为100分,根据考生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目前,等级赋分制只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适用范围为:新高考改革省市。要注意三点:1、等级赋分制不是按照考

2023-12-29 19:32:17
全国新高考II卷英语真题 全国甲卷理综真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新高考II卷英语真题 全国甲卷理综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2全国新高考II卷英语真题高考结束之后,各位考生和家长最想知道的就是考生考的怎么样,有很多考生在考完很着急想要知道试题答案从而进行自我估分,下面是我分享的2022全国新高考II卷英语真题,欢迎大家阅读。2022全国新高考II卷英语真题2022全国新高考II卷英语真题还未出炉,待高考结束后,我会第一时间更新2022全国新高考II卷英语真题,供大家对照、估分、模拟使用。

2024-01-24 07:35:48
高一物理必刷题什么水平能做到
高一物理必刷题什么水平能做到

高一物理必刷题什么水平能做到高一物理必刷题的难度还是挺大的,因为里面的很多题目实际上要比高考题难的,如果是物理基础好的同学建议可以用这本书来辅助自己的物理,这样可以有一个提升,但是对于物理不好的同学就不要碰必刷题了还是多去练练比较基础的题。新高考选物理的好处有哪些?新高考选物理可以报哪些专业?近些年来,随着新高考模式的实施,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面临选科模式,这给很多考生带来了不适应,很多

2024-01-12 04:08:57
高考综评是什么意思?
高考综评是什么意思?

北京2024年高考选科政策北京2024年高考采用3+3选科模式,不分文理科。1、北京市2024年高考选科模式。北京高考采用3+3选科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台考分,总分450分。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

2023-12-23 18:29:27
三校生高考是什么意思
三校生高考是什么意思

云南2024年高考报名时间云南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网上报名时间为:2023年11月5日至15日。参加2024年普通高校各类招生(包括普通文史、理工类,艺术、体育类,参加保送,强基计划,少年班,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高职单招,英语科目听力考试和口语测试,残障考生单招及各类单独招生考试等)的所有考生,均须参加高考报名。参加2024年

2023-12-15 10:39:31
语文高考满分作文(安徽高考作文题目及解析(附、作文真题))
语文高考满分作文(安徽高考作文题目及解析(附、作文真题))

语文高考满分作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语文高考满分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语文高考满分作文篇1在风云变换的国际舞台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再

2024-01-08 17:08:06
高考鱼诡异的光什么意思
高考鱼诡异的光什么意思

高考鱼诡异的光什么意思6月7日,2017高考语文科目后,浙江考生纷纷表示,今年的阅读理解《一种美味》太难。不少网友调侃“高中三年转发那么多锦鲤却,败给一条草鱼”。ps.文中的美味指的是一条草鱼。今年浙江高考阅读理解火了,近日全国高考正在进行,每年的语文考试都成为了大家的关注点,而今年除了作文题,浙江高考的语文的一篇阅读理解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文章最后结尾“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发出

2024-01-08 23:20:25